当前位置:
首页
> 工作动态
> 正文
体人字〔2024〕390号 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(局),体育总局各直属单位,有关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: 2020年印发的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体育总局关于深化体育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》(人社部发〔2020〕76号),明确了教练员和运动防护师的职业定义和职称评价基本标准。意见印发后,全国陆续开展运动防护师职称评审,积累了宝贵经验,同时对细化职称评价标准提出了实践要求。 根据体育事业发展和人才评价体制改革需求,为持续完善体育专业人员职称评价体系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体育总局联合制定和细化了运动防护师专业职称评价标准,现印发给你们。各地开展运动防护师专业评审,可参考本标准制定本地区、本单位标准和细则。 体育总局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2024年6月28日 运动防护师专业职称评价标准(试行) 一、遵守国家法律、法规,热爱体育事业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奉献精神。 二、从事运动损伤和疾病预防、评估、急救、治疗、康复的专业人员,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运动防护能力,切实履行运动防护师岗位职责和义务。 三、具备从事运动防护工作必备的身心条件。 四、按照要求完成岗位培训。 五、申报人员的学历专业背景,应为运动防护、运动康复、运动训练、运动人体科学或医学、康复学等相关专业或方向。 六、运动防护师申报各层级职称,除必须达到上述基本条件,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条件: (一)初级运动防护师 1.基本掌握运动防护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,了解运动防护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。 2.能够完成日常的运动防护任务,胜任一般难度的运动防护工作。 3.具备大学专科学历、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,从事运动防护工作满1年,经考核合格;或具备硕士学位。 (二)中级运动防护师 1.掌握运动防护专业理论和知识,熟悉运动防护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。 2.获得初级运动防护师职称以来,取得以下成绩(博士学位除外): (1)长期服务运动队,完成300个下队单元以上的运动防护工作量。 (2)能够完成较高难度的运动防护任务,提供1份独立完成的运动防护典型疑难案例。 3.具备培养、指导初级运动防护师的能力。 4.具备大学专科学历,取得初级运动防护师职称后,从事运动防护工作满5年;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,取得初级运动防护师职称后,从事运动防护工作满4年;或具备硕士学位,取得初级运动防护师职称后,从事运动防护工作满2年;或具备博士学位。 (三)高级运动防护师 1.较系统掌握运动防护专业理论和知识,掌握国内外运动防护领域前沿技术手段和方法,对运动防护工作有较深入的研究。 2.获得中级运动防护师职称以来,取得以下成绩: (1)长期服务运动队,完成500个下队单元以上的运动防护工作量。 (2)独立或以第一作者(通讯作者)身份公开发表2篇运动防护等相关方面的论文,或2项以上运动防护方面的其他代表性成果。 (3)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,完成高难度运动防护任务,提供3份独立完成或主持的运动防护典型疑难案例。 3.具备培养、指导初、中级运动防护师的能力。 4.取得中级运动防护师职称后,从事运动防护工作满5年;或具备博士学位,取得中级运动防护师职称后,从事运动防护工作满2年。 (四)正高级运动防护师 1.系统掌握运动防护专业理论和知识,全面掌握国内外运动防护领域前沿技术手段和方法,对运动防护工作有深入的研究,在运动防护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引领示范作用。 2.获得高级运动防护师职称以来,取得以下成绩: (1)长期服务运动队,完成700个下队单元以上的运动防护工作量。 (2)独立或以第一作者(通讯作者)身份发表2篇运动防护等相关方面的论文(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核心期刊),或2项以上公开发表的运动防护方面的其他代表性成果。 (3)能解决本专业重大技术问题,完成高难度运动防护任务,提供5份独立完成或主持的运动防护典型疑难案例。 3.具备培养、指导高级及以下运动防护师的能力。 4.取得高级运动防护师职称后,从事运动防护工作满5年。 《运动防护师专业职称评价标准(试行)》有关说明 1.“运动队”指各级体育部门、俱乐部、学校等组建和管理的运动队。 2.“1个下队单元”指随队开展运动防护工作半天(或满4小时)。 3.“核心期刊”指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(CSSCI)评定的期刊,或者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评定的期刊。 |